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東漢玉(脯)

東漢玉(脯)

日期:2016/12/14 18:23:39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脯),是古代一種特殊解結用具,形狀似彎曲的鳥爪,一端尖銳,一端平直,或雕成其他形狀。多用玉石或象骨制成。新石器時代就有這種形制玉器,漢代廣為流行,唐代以後漸少,漢代以前它是解結的工具,以後逐步消失了解結器工具的性能,而轉化為單純的佩飾品,紋飾也由素面變成透雕鳥、鳳、龍等圖案。這件玉(脯)為東漢早期裝飾品,1993年於濟寧市肖王莊漢任城王墓出土,現珍藏在濟寧市博物館。玉(脯)長9.7厘米,最寬2.6厘米,厚0.4厘米,弧形扁角狀,白玉質,兩端呈褐色,通體光滑,兩面雕琢紋飾,較寬的一端一面飾一螭虎;一面飾鳳烏,螭尾回首,鳳鳥張口,二者首、頸部透雕可供穿系,身、尾部淺浮雕成卷曲狀,其上再飾以陰線紋。器身中部镂孔,邊緣陰刻竹節狀紋,尾部尖銳。該玉(脯)紋形精巧,極富裝飾性,說明它們已作為純粹的飾物,而不再具有實用性了。這件玉(脯)晶瑩潤澤,做工考究,紋飾設計別致,采用透雕,淺浮雕相結合的技法,將鳥獸形態表現得惟妙惟肖,再以镂孔、線刻作襯托,生動活潑、玲珑剔透,不愧為東漢玉器中上乘佳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