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镞
日期:2016/12/14 18:02:16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舊石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萬年
原物1963年山西朔縣峙峪出土
長2.7厘米,寬0.9厘米
這件石镞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第一件石镞。弓箭是一種復合工具,一般是把镞附在箭桿上,使用時利用弓的彈力將镞與箭桿一起射向遠方。除去適當的尺寸、鋒利的尖之外,镞的底部設計最為重要,必須符合安裝箭桿的要求,或有铤或镞底扁薄,或呈凹狀,便於直接插入箭桿的夾縫中。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西峙峪和下川遺址中都出土了石镞,稍晚的內蒙古海拉爾遺址發現了更為定型的镞,證明我國弓箭的發明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
弓箭的發明與狩獵經濟的發展休戚相關,是古人對以往工具技術的發展,也是原始狩獵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弓箭的發明也許與氣候變化有很大的關系。舊石器時代晚期是最後冰期逐漸走向盛期並最終消失的時期,古氣候雖有溫濕、干冷的變化,但在距今4萬年至1萬5千年前的時間裡總趨勢是變得干冷,這使得捕獲獵物變得日趨困難。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人類創造了比投索石更有效的狩獵工具,如投矛器、脫柄魚镖等投擲工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明了弓箭。弓箭優於以往任何投擲工具,它能通過瞄准,提高命中率。弓箭的射程遠遠超過一般的投擲工具,可達80—100米,是獵獲善於奔跑的動物如鹿、野羊、野牛、羚羊的有力工具。弓箭的發明和使用給史前人類的狩獵經濟帶來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