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天仙硐美景 品渠壩美食
日期:2016/12/14 17:41:05   編輯:古建園林 “微微的風,仍飄著花香依舊;青山綠水,如詩如畫的遨游;我的家,在那溪那山那邊;藍藍的天,有我的紅土山坡;倒一壺酒,聽長江濤聲依舊……”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一首《那溪那山》唱的便是秀美納溪的天仙硐風景區。
天仙硐景區正門位於納溪區渠壩鎮境內,距納溪城區15公裡,距泸州市區19公裡,距泸州飛機場15公裡,隆(昌)納(溪)高速公路渠壩出口。隨著天仙硐景區游客接待中心的建成並投入運行,天仙硐景區形象全面提升,景區功能也得到進一步完善。旅客們可乘坐公共交通在渠壩鎮三合橋站點下車即到。當然條件允許也可以自駕前往,走隆納高速和321國道可直接到達游客接待中心。
天仙硐游客接待中心坐落於渠壩鎮雪龍村。關於“雪龍村”的傳說也是充滿傳奇色彩,相傳女娲補天之石曾飛落此地,幻化成一飛龍隱匿與山脈之中。世人為感恩女娲,便在山中修建古廟一座,名曰“雪龍山”。飛龍見當地百姓如此心善,便取身上鱗片,化作指動石、風洞子……,當遇大災之年,百姓便可輕點指動石,風洞子便降下大米,普惠眾生。
食宿方面,天仙硐景區新建了仙鶴賓館、臥龍嶺賓館、響水灘、鼓耳石農家樂餐廳、釣魚山莊等諸多中高檔酒店賓館,環境優雅,功能齊全,設備高檔,服務一流,可以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對當地民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選擇入住農家樂,既可以吃到純正的當地美食,又可以加深對當地文化的裡了解。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天仙鎮銀羅村擁有近萬畝枇杷林,每年的五月份枇杷大量成熟,在此期間游客既可以觀光旅游,又能享受采摘枇杷的樂趣,很多朋友會專門抽出周末的時間到當地品味民俗、采摘枇杷,流連於天仙鎮青山綠水間樂不思蜀。
天仙硐不僅風光旖旎,特色美食也是一絕,渠壩豆腐干就是不可小觑的傳統美味。渠壩鎮豆腐干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食用價值高,數百年來為民眾所喜愛的名優土特產品而暢銷全國。
據史載,“明清時疏通永寧河180灘而通漕運,因設渠壩水驿”。“乾隆二年(1737年)設驿鋪,因永寧河下渠壩碛灘頭置渡口,為川黔古道重要的驿站和水陸碼頭”。“境內盛產竹木、棕片。永寧河岸的土壤、氣候適宜大豆生長,品種優、質量高,是豆制品的主要原料。土特產‘渠壩豆腐干’馳名遐迩”。
明·曹震奉旨,疏通永寧河360灘以確保貢木、京銅運輸,川鹽入黔,調集民工二十萬,開河工程士兵和民工多以豆制品為食,為了攜帶方便,又利於存放,有黃氏、張氏將豆花包成小塊壓干,經烘烤成豆腐干,既可作菜又可替代干糧,保證疏河工程民工食用,渠壩豆腐干成為疏河工地上的美食。明·正德狀元楊升庵谪居泸州時,往返滇雲十五回,每次途經渠壩驿必停舟上岸,買二塊豆腐干,沽半灑老酒,臨江賞月,以詩而詠。有詩雲“磨龍流玉乳,煮結有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成為千古佳話。後來,楊狀元在他的渠壩水驿詩中雲:“扁舟孤棹宿楓林,獵火漁燈逼歲陰,千裡思家回白首,青山江上疊愁心”。吐露他夜宿渠壩驿而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