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柘榮鳳岐古民居

柘榮鳳岐古民居

日期:2016/12/14 12:58:32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柘榮乍洋鳳岐古民居又稱吳氏大宅,始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距今約為270年。據《吳氏宗譜》記載,公元十七世紀末,其先祖“應卯公”之次子子望公生有大鏡、大鵬、大煥、大挺四子,分別為其建四座大厝,封為“元、亨、利、貞”四房,其中“元、利、貞”三房分別建在福鼎蟠溪鎮哈蟆袋村、點頭鎮連山村和白琳鎮翠郊村。“亨”房建於柘榮乍洋鄉鳳裡村,我們所說的鳳岐古民居便為“亨”房。除“元”房在100年前失於大火之外,其余三座均保存至今。鳳岐古民居系土木結構,寬70余米,深近百米,坐北朝南,台基5級,逐級而進,內外兩重圍牆,四周為花草園。該建築造形完整厚實,狀若城堡,可謂是閩浙古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

    鳳岐吳氏始祖仲演公在萬歷年間因明末倭亂,由沿海遷居大山深處,選擇背靠山,登高可望見海長岐、乍洋等地繁衍子孫,至七世祖吳應卯,因經營竹木制作發家,之後買田收地租,並經營茶葉,後來生意發展到上海、江浙一帶,遠近聞名。鳳岐古民居的主人大鵬公,庠貢生,官章承弼,贈承德郎,在當地乃至十裡八鄉都是名聞遐迩的富賈。

    看著保存完好的大宅院,我們不禁浮想聯翩,這樣一座獨立於崇山峻嶺之間的豪宅,歷經數百年風霜且風韻猶存,既顯示了主人的富豪身份、地位,又展示了主人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卓識遠見。它像一部厚重的歷史,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滄桑的艱辛和興衰的無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