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博羅橫河的花園村,有三件東西是一定要去參觀的。一是一棵千年古楓樹;二是一塊留下了腳印、洗臉盆、梳妝台等痕跡,人稱阿婆石的大石頭;三是兩個外形酷似一顆江珧柱被切開兩段的石頭,擱在已經開裂的“砧板”上,當地人管它叫仙人割粽。那麼,在它們身上,有什麼故事呢?
據村裡的老人說,花園村的徐姓七兄弟,是元末明初從圩鎮旁的東角村遷到花園村落基的。開始倒也順風順水、風調雨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與世無爭。日子就這麼波瀾不驚地過著,幾十年,近百年後,村子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可是,某一年,花園村的一些人卻莫名其妙地不見了,而且,都是一些十八廿二的男青年。是翻過花園坳到外頭闖世界去了,還是遭遇了不測呢?誰都說不上來。
正當村民們為此惶恐不安,悲痛不已的時候,有人看到,有一村姑由羅浮山方向飛來,似乎還帶著一只黃犬。這位甚覺奇怪的村民,悄悄地跟過去查看。只見一老妪在一塊石頭上梳頭洗臉,見生人來了馬上向盤古廟方向飛去,消失在盤古廟中,只在石頭處留下了腳印、洗臉盆、梳妝台等痕跡。究其長相,有人說與何仙姑不相上下,又有人說何仙姑絕對沒有那麼老,看她的長相完全就是個阿婆了,況且,何仙姑又不帶狗。村民們不知道,這位老妪復姓獨孤,曾對徐家有恩。當年,因為長得像一個肉球而被拋棄的徐偃王,被獨孤的黃犬叼回家養大。
獨孤老婆子很快就搞清楚了。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只千年蚌精搞的鬼。手段也很簡單,就是化作一位美麗的少女,像《西游記》裡的白骨精那樣,引誘這些小伙子上當。這還了得!聰明的老妪令黃犬變化成一帥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蚌精用美女計,我獨孤母則使用美男計。為了讓計劃萬無一失,獨孤母還利用當地資源,准備了一件秘密武器,以防蚌精屆時金蟬脫殼。
那是一個“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一帥哥走出花園村,沿著那汩汩流向響水龍花洞的小溪,向南走去。不一會,蚌精果然上鉤了,也化作少女款款而來。兩人正在你侬我侬,打情罵俏之際,忽聽天空一聲斷喝:“孽畜,往哪裡走?”緊跟著一桶白馬山山茶水劈頭蓋臉往蚌精的頭上澆下。蚌精何等神通,豈能束手就擒?說時遲那時快,正想金蟬脫殼水遁吶,無奈那一桶粘、香、滑、燙齊全的白馬山山茶,令她原形畢露,眨眼間變回一只猶如農家八仙桌那麼大小的河蚌。兩塊蚌殼一噏一噏地,還在使勁喘氣……
死後的蚌精,它的珧柱(前後閉殼肌)被晾在了石頭上,這座兩兩相疊的古怪石頭,就被人叫做“珧柱台”。劈死它的利劍則化成千年古楓,被人們尊稱為“神梌”。可好好的楓樹為何要叫“梌”呢?原來,甲骨文“余”字,有人考證就是“徐”字的原貌啊。□徐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