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 吉州窯鳥食罐一對
吉州瓷是我國宋代著名的產品。它始創於唐,因位於江西省吉安永和鎮,吉安古稱吉州,故得名。
吉州瓷中尤以宋代黑釉瓷最為有名。其胎骨粗松,體質厚重,釉色深者如漆,淺者似醬,紋樣有灑釉、木葉、剪紙貼花、彩繪、剔花、玳瑁、素瓷等。這些裝飾的構思新穎、別致,在宋代各產瓷區中獨樹一幟。
剪紙貼花是廣大農村在喜慶佳日時用來裝飾居室的一種民間藝術,吉州窯工匠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上,看來賞心悅目,別具一格,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常見紋飾有雙龍、雙鳳和長命富貴、金玉滿堂等。一種以黃黑兩種顏色仿玳瑁甲殼的釉色,在吉州窯也有生產。玳瑁釉是一種窯變花釉,呈色變化無窮。據馮先銘先生考證,建窯遺址尚未發現“鹧鸪斑”花釉,這種釉面呈現像鹧鸪胸前羽毛般的斑駁燦爛顏色,應為吉州窯制品。玳瑁釉茶盞在宋初就已有生產。
吉州窯瓷器的施釉甚不規則,往往胎腳和圈足露出胎骨,露胎處可見修胎時不工整的刀印痕跡,顯示出生硬的稜角。這是鑒別吉州窯的重要特征,而仿品則修胎平整,沒有民間自然粗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