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觀音像
日期:2016/12/14 18:28:39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清
高9.8厘米
1960年周德蘊先生捐贈
此尊觀音以紅色半透明琥珀雕琢而成。觀音頭上頂髻垂巾,面額豐潤,直鼻細目,面露微笑。觀音呈游戲坐姿,左手持經卷,右手置半立的右膝上。衣紋雕刻垂順自然,水袖隨風飄拂。
觀音原稱“觀世音”,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諱,改稱“觀音”。觀音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位有著至高法力和慈悲心腸的神,頻繁地出現在文學作品或民間傳說中,救百姓於水火,渡黎民於苦難。觀音大約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但當時大多是男相。到南宋之後,觀音被寄予了母性特有的溫柔情懷,造像多以女相為主。從宋代開始,無所不能的觀音菩薩也要配合豐富多彩的形象,這尊觀音手持經書正是象征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