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金胎畫琺琅杯盤,通高15.8cm,杯口徑4.5cm,盤口徑14cm。
杯、盤為一套,黃金為胎。杯圓形,圈足,兩側有金質卷草紋耳。托盤圓形,菱花式折邊。盤內底中心凸起杯槽。杯身、杯槽、盤內底及折邊均以金屬錾花技法裝飾蕃蓮紋,除折邊留金外,分別施用綠色和紅色琺琅。杯身兩面開光,內彩繪西洋婦女圖。托盤之杯槽、內底和折邊亦作畫琺琅開光,共計16個,內分別裝飾花卉、西洋風景和婦女題材的圖畫。杯底署藍色“乾隆年制”款。盤底中心鍍金,錾“乾隆年制”楷書款。
錾刻(花)是一種傳統的金屬制造工藝,以金屬錾刻(花)技法形成花紋並填施琺琅制作而成的琺琅器,我們稱之為“錾胎琺琅”,亦即“內填琺琅”。此套杯盤的制作,同時應用了畫琺琅和錾胎琺琅兩種琺琅器制造工藝,錾刻的花紋金光閃爍,圖案用色豐富。其圖案主題為西洋風景和人物畫,反映出清乾隆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