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紅山C形玉龍現身蘇州
日期:2016/12/14 18:22:31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這尊玉龍難以估價,市場價格至少過億!”昨天上午,在蘇州圓通美術館,蘇州史前玉器研究會會長聞一波正興奮地向眾人介紹著一尊身形類似英文字母“C”的龍形玉雕。該雕像高約80厘米,重達30公斤以上,龍頭肥碩,背部一個半圓形的龍鳍很是顯眼。聞一波告訴筆者,這就是紅山文化中的典型玉器――“C”形玉龍,距今已有6500年至5000年歷史,在目前國內,如此大型的“C”形玉龍可謂絕無僅有。然而誰能想到,這尊“億元玉龍”的發現者竟是一個拾荒的牧民!
無意識得珍寶照片,當天啟程尋寶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C”形玉龍堪稱紅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品。
上世紀90年代末,蘇州一位60多歲的史前玉收藏家,無意中從一個同行手中得到了一張“C”形玉龍的照片。從照片上看,該玉龍有近80厘米高,然而在當時,如此大型的“C”形玉龍從未面世。但憑借著多年收藏經驗,他認為該玉龍很可能真實存在。得知該玉龍在內蒙古赤峰一帶,收藏家當天便啟程前往赤峰市。
大風刮出的“玉龍”
經過多次輾轉,收藏家終於在赤峰市的一個牧民家中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玉龍。接過玉龍仔細端詳,收藏家大喜過望。無論是玉雕通體黃褐色的包漿還是隱約可見的砂金,都驗證了他的判斷――這的確是一尊具有五六千年歷史的巨型紅山“C”形玉龍。然而牧民發現該玉龍的過程更令他吃驚。那天,該牧民路過一片荒漠,爬到一座山頂時他看見了一個廢棄的祭壇,正當他准備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祭壇上覆蓋的黃沙頓時被吹去了一層。一個褐黃色的雕像露了出來。雖然牧民對雕像的來歷一無所知,但看著雕刻如此精美的“石頭”,還是把它背回了家。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收藏家終於以5萬多元的價格買下了該玉龍。不過回到家中以後,收藏家並沒有將其公開展示。於是,這尊“C”形玉龍在其家中一藏就是近10年。直到今年建國60周年,在聞一波和圓通美術館館長高炳鑫的極力勸說下,這尊玉雕才得以面世。
工藝精湛,或為祭祀所用
高炳鑫介紹,雖然昨天是紅山“C”形玉龍展示的第一天,但在此之前國內一些紅山文化的研究機構就已前往一睹該玉龍的真身。“國內研究紅山文化的很多專家都對這尊雕像歎為觀止,說之前從來沒有見到過。”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照根分析,如此巨大的“C”形玉龍雕像很可能是紅山文化中用來祭祀的圖騰像。整個雕像通體光滑,在當時能達到如此的工藝非常罕見。聞一波推測,為了打磨出這尊雕像,該部落的工匠可能耗費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據悉,為了能讓蘇州市民都能一睹該“C”形玉龍以及其他各類史前玉器的風采,該玉器展覽將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