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磐安兩文保建築相似度高
日期:2016/12/14 12:03:46   編輯:古代建築 梓譽村民:義烏有座與我們一樣的建築
“村民蔡益帆的兒媳帶人來我們村玩,說義烏赤岸有一個古建築跟我們的鐘英堂很像,後來他兒子等人去看了,說真的很相似,懷疑是同一個工匠造的。”蔡煌孝是梓譽村鐘英堂主人蔡亨洪(清進士)的第13代孫,聽說自家祖上留下的鐘英堂在義烏還有一個“孿生姐妹”,非常震驚。“發現這樣的建築,相當於發現了自己的兄弟。”蔡煌孝和其他一些村民一樣非常希望弄清楚這兩座建築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
“除了廳兩側的金字牆,我們這邊用石頭的,義烏用木頭的,那些镂空的橫梁及雕刻等和我們這邊相似度非常高。這種雕刻技術要求很高,應該不是所有人都會做的。”蔡益帆的兒子告訴記者,兩三年前,有朋友告訴他在義烏市赤岸鎮雅端村有一座叫容安堂的古建築與該村的鐘英堂相似度極高,為此他特意抽空和朋友去看過,發現兩座古建築在雕刻工藝等方面確實很相似,且建築年代也比較接近,懷疑可能是同一批工匠所造,於是就將此事告訴了村裡人。
鐘英堂位於梓譽村東,1997年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該村退休老教師蔡琪星介紹,鐘英堂建造具體年份不詳,據宗譜記載,當時的才子戴文燈在落成典禮上給“鐘英堂”題匾的時間為乾隆戊寅年(1758年),可見鐘英堂建於1758年前,但工匠為何人無從考證。
鐘英堂平面布局為一三合院的建築,除碾子房和磨坊有房捨29間。記者繞了一圈,發現整座建築可以說是雕刻藝術的瑰寶,從橫梁、牛腿、貼雕等到門窗上的窗格、花板以及柱礎、洞門和天井中的卵石鋪設都有精細的雕刻和藝術圖案。其中三開間的正廳可謂集木雕、磚雕、石雕為一體,很是精致。在該廳的上方有三根镂空雕刻的橫梁,中間的橫梁雕有群獅戲球圖,左邊的橫梁镂空雕刻的是百鹿飛奔,右梁雕刻的是群鶴翱翔。3根橫梁上雕刻的動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該廳兩側金字牆采用的是手磨方磚,金字牆邊上的門垛也用磨磚制成,且上方刻有許多線條流暢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