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京杭運河的最南端,一個千年古鎮。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
塘棲在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據說舊時全鎮共有弄堂七十二條半。塘棲又是標准的水鄉,處處是河,鎮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裡面,俗稱“過街樓”。為方便那些從水路而來的客商們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還都建有一長溜美人靠(塘棲人稱這為“米床”)。那一條條河道一條條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橋相連,全鎮共有石橋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就連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橋上,都十分講究地搭有橋棚,使得來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曬不到日頭。這廊檐街之廣、之盛,在江南水鄉可以說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個江南。有俗語稱:“跑過三關六碼頭,不及塘棲廊檐頭”。怪不得,連豐子恺先生家鄉桐鄉石門的一句歇後語都以塘棲的廊檐街為內容,叫做“塘棲街上落雨—輪(淋)不著”。
塘棲
塘棲
塘棲
塘棲
塘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