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藍釉
瓷器釉色名。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霁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霁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霁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樞府款白釉暗刻鳳紋玉壺春瓶
青花描金粉彩印盒(清)
汝窯、官窯、哥窯瓷器(多圖)
清順治青花花鳥紋蓮子罐(帶蓋)
瓷片收藏並非多多益善
青釉四系鳥鈕蓋缸
康熙五彩工藝特點綜考
官汝蓮瓣花口碗(宋)
景德鎮窯青花留白龍紋渣斗
清乾隆 青花鐵口仙人乘槎筆筒
越南青花瓷器 鴛鴦水注
胭脂紅地琺琅彩蓮花碗
黃釉印花扁壺
青釉瓶
青釉镂空雙系罐(西晉)
金代元代鈞瓷與宋代鈞瓷的主要區別
屢試不爽的瓷器收藏四大要點
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龍泉窯纏枝牡丹紋瓷花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