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尾山圖卷
日期:2016/12/14 18:30:47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蠶尾山圖》卷,清,禹之鼎繪,絹本,設色,縱26.7cm,橫73.7cm。
款題“廣陵禹之鼎恭寫”。钤印“禹之鼎”(白文)、“尚氏基”朱文。畫面上方題:“蠶尾山圖。壬午六月為漁洋老夫子。海寧門人陳關禧題。”尾紙王士禛文:“蠶尾山在兖之東平州小洞庭湖中。唐蘇源明為東平太守,宴濮陽、魯郡、濟南、濟陽諸太守於此,作小洞庭,五太守宴籍序及古詩具載唐文粹中,其略雲:自回源起廣泊,左拂蠶尾,右遺吾山(即東阿之魚山)雲雲。歌曰:小洞庭兮牢方舟,風袅袅兮離平流。牢方舟兮小洞庭,雲微微兮連絕峄。仍瀾水兮緬以沒,重巖轉兮超以忽。雲雲。又有《秋夜小洞庭離宴序》,略雲:源明自東平太守征為國子司業,須昌外尉袁廣載酒於回源亭移尊舟,中有宿鼓,吾汶簧濟上嫣然,能歌者五六人,共載由回源東柳門入小洞庭。雲雲。歌曰:浮漲湖兮莽迢遙,川後禮兮扈予桡。橫增沃兮蓬仙延,川後福兮易予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三題古質絕類,西漢皆載文粹。王士禛題。”壬午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禹之鼎時年56歲。
此圖是禹之鼎為王士禛創作的又一幅畫像。王士禛廉潔奉公且詩名遠揚,深得文人推崇,故而禹之鼎多次為他畫像。蠶尾山是山東泰安東平湖上的一座小山,景色绮麗,素有“小洞庭”之稱。王士禛曾多次游東平湖,因喜愛東平的湖光山色,便把南海之行的詩文和後幾年的詩文編在一起,以蠶尾山之名命為《蠶尾集》。
圖中的東平湖充滿著詩意,湖面波光鱗鱗,幾只飛鳥滑過水面。遠處的蠶尾山在月光的照耀下委婉而綿長。王士禛坐於船尾,盡情觀賞著東平湖的風光。船內幾案上放滿了詩人隨身攜帶的書卷,從而點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