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玉荷葉杯

玉荷葉杯

日期:2016/12/14 18:21:50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玉荷葉杯

    中國古代就有重視玉器的風尚,視玉器為神秘、珍奇、高貴之物,以佩帶玉器顯示自己的財富、地位、並將君子德行比附於玉器。中國是產玉大國,七、八千年以來,玉器的開采、加工制作連續不斷,一直持續至今日。玉器文物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也是我們認識和研究中國文明史的寶貴實物形象資料。玉料的成分比較復雜,其高低層次有很大差別,受到上至皇帝大臣、下至文人百姓的普遍喜愛,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對此珍惜寶愛。不同級別的玉器文物,要視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可行價值的大小來確定。決定玉器文物的價值,大體上可視以下條件而定:一是玉質、玉色的優劣;二是制作工藝的精細程度;三是器物的外觀品相、大小輕重;四是其品種的多少,物以稀為貴;五是要看玉器的年代有多久遠;另外還要考慮其圖案設計是否巧妙、裝飾內容的雅俗之分、它的傳承人物等諸多因素。當然,國寶級的玉器文物在上述條件中有占有特別的地位,不可為普通玉器文物所比。

    古玉的材質,東漢時期許慎《說文》中解釋為“石之美”者,是天然礦石之一種。“美”的條件一是具有潤柔的、半透明的質地、二是堅硬程度、三是比重要在2.5—3之間、四是其色澤為白、青、碧、黃、黑五色之一種。我國的新疆、河南、遼寧、陝西、四川等地都出產優質玉材,其中“昆侖山玉”、“岫巖玉”、“羊脂玉”都為著名品種,多以地名而命名。由於玉質堅硬,其加工工藝比較復雜而艱難,“玉不雕不成器”、“琢磨”、“切磋”等詞匯都由玉器加工工藝過程而來。總體來說,玉器加工過程大致上分成開采、選料、設計、剖切、制坯、琢文、穿孔、拋光等工序。在多達十幾道加工工序過程中,工匠的技術水平決定了產品的藝術效果,也帶出了不同的時代風格,使各個歷史時期的玉器文物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遠古時期,人們認為玉器可以避邪、防病治病,除了佩帶之外,還把它作為祭祀的禮器,有神秘、神聖的意義。商周兩代,玉器制作非常興盛。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了750余件精美玉器,說明玉器在當時是權貴地位的象征。“婦好”是當時有名的女將軍,財富傾城。2000多年以前,玉雕水平更加提高,春秋戰國的文人士大夫們更是把玉與人的道德品質聯系起來,認為玉具有仁、義、智、勇、潔五種美德,佩帶玉器成為道德身份的標志。漢代的玉器承前啟後,西域新疆玉大量引入,統治者崇尚厚葬之風也促進了玉器制造業的繁榮,河北滿城出土的金縷玉衣,有兩千多片玉片串成,打磨精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亂和陶瓷業的勃興,玉器發展略有停滯。唐宋以後,作為裝飾物的玉器更加普遍,而且更多地被使用到日常生活當中,賞玩玉器之風就此而起,至今不衰。明清兩代的玉雕業更加繁榮,從品種、規模、產品等方面都大大超過前代,主要生產加工集中地為北京、蘇州、揚州、江西等。清代出現了很多大型玉雕,乾隆以後,有很多利用玉材原型加工而成的超大作品。晚清以後,隨著整個封建社會的衰敗,玉雕生產、玉器加工日益衰微,從藝術價值上看,已無什麼優秀作品而言了。

    中國玉器是中國文物體系中的重要分支,許多傳世佳作都經歷了重大的歷史事件、經過了重要人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物證;許多玉器文物經過數千年、數百年後,仍完好無損,成為不朽的、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財富。

    “玉鳳”是商代“婦好”墓中最精美的玉器之一,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它代表著那一個時期玉器的藝術水平和技術水平。“婦好”是商代有名的女將軍,考古發掘的甲骨文中有對她事跡的記載。1979年考古工作者對其墓室進行發掘整理,出土文物近兩千件,其中玉器有755件之多。鳳是中國人共同喜愛的一種理想化的神鳥,代表著女性的陰柔之美。商代玉雕的主要題材是動物,有龍、鳳、象、魚等二、三十種,其主要特點為造型小巧,采用扁平的輪廓剪影手法,形象概括、生動,線型流暢,充分發揮石材自身的質地美,既有活潑有趣的一面,也有遠古神秘的一面。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精美的寶玉還有防腐功能,所以常以玉石制作衣服給死者穿戴,或者在死者的口中塞進玉石,以防屍體腐朽。到現在為止,我國已發現漢代玉衣二十多套,都是皇帝或貴族們所享用的,可見玉衣在漢代的廣泛盛行。玉衣並不能阻止屍體的腐朽,但這些玉衣本身卻都完好的保存下來,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件金縷玉衣是西漢時期文物,保存相當完好,1968年與河北省滿城出土,有兩千多塊玉片用金絲串成。

    現藏故宮博物院的幾件唐代玉杯都為國家一級文物,造型大氣,有外來文化影響的痕跡。這幾件玉杯選材精良,藝術品位極高,尚帶有南北朝時期的遺風,對研究那一時期的歷史文化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俏色玉器是中國玉雕文物中的特殊品種,利用玉石原材料的顏色、紋路進行巧妙設計,使形式和內容達到完美的統一,形成絕無僅有的藝術價值。俏色玉器產生的歷史相當久遠,商代遺址中就出現過多件構思巧妙的佳作,如利用青灰色玉石雕成的鱉,不僅整體顏色逼真,還利用兩個黑點雕琢出眼睛妙趣橫生。現藏故宮博物院的“桐蔭侍女玉雕”為清代作品,底部刻有乾隆皇帝的詩文,說明這塊玉材產自新疆,先制成一個玉碗,剩余部分制成這件玉雕作品,利用玉石原有的形狀、顏色,雕琢出樹木、房屋、人物以及假山等,成為皇帝的心愛之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