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建築材料 >> 龍泉窯青瓷

龍泉窯青瓷

日期:2016/12/14 18:28:17      編輯:仿古建築材料

    宋,元盛極一時的浙江龍泉窯至明代雖逐漸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龍泉窯系的青瓷造型,大體上和元代一致,其風格和宋代的纖巧秀麗不同,而代之以碩大厚重。產品多大型瓶,盤,日用的小件器物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種柔和、含蓄的藝術效果。這時的青瓷釉層薄而透明,光澤度較強。

    從傳世產品看,明代龍泉窯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閃灰、胎質細膩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滿釉,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墊燒痕。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淨,釉色綠中微泛黃。器表多有刻劃花裝飾,圖案構圖疏密得體,刻花精細。粗品胎質淘洗不精,質地較粗。制作也不精細,胎體特別厚重,尤以底部為甚。所見多為碗、盤類制品,釉色多綠中閃黃。器皿仍采用滿釉刮圈墊燒,但工藝較粗,常見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裝飾以印花和刻劃花為主,圖案紋樣有器外壁的瘦長菊瓣紋,內裡的花卉紋,以及頗有特色的印花歷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圖多印在器內壁,人像旁根據人物的具體形象分別書"孔子泣顏回","韓信武之才"等,由於制作較粗,印花紋樣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針對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龍泉青瓷還形成有別宋瓷的裝飾特色不以釉色取勝,而以印花、堆貼,刻劃花為主。明龍泉青瓷的裝飾范圍也大大增加。明龍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劃,堆貼裝飾,使作品另具一種工藝美。但總的來說,明代的龍泉窯系,大多產品成型草率,器形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後,就停止了生產。

    龍泉窯菱口暗花大盤明直徑47厘米

    估價:RMB700000~1200000

    此類大盤為明代龍泉窯常見品種,胎體厚重,施釉比宋、元時薄而透明,裝飾方法多刻劃花卉。菱花口和凸稜壁使碩大笨重的器物略顯秀麗。 

    龍泉釉暗花葫蘆瓶明嘉靖高45厘米

    估價:RMB70000一90000

    葫蘆形,口大外撇,較為別致,道教廟堂用具;胎體厚重古拙,釉面肥厚呈青綠色,仿宋龍泉,暗刻纏枝蓮,風格粗放;陰文,積釉處深邃;底露胎無釉,火石紅及跳刀痕顯著。

    龍泉窯剔花雙耳瓶明高39厘米

    估價:RMB80000一120000
  1. 上一頁:
  2. 下一頁: